半导体产业链涵盖上游的软硬件材料与设备、中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及封测,以及下游的终端应用环节。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规模达3.67万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1.8%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中国半导体市场占全球份额的40%,规模为1.47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3.7%,展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
半导体产业链上游
上游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设计软件以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等关键领域。
其中,半导体材料可进一步划分为前端晶圆制造材料和后端封装材料。前者主要包括硅片、光刻胶等,约占材料市场总规模的六成;后者则涵盖封装基板、引线框等。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2022年,半导体硅片以33%的占比位居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之首。
EDA软件和IP核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为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提供支持的计算机软件,是整个半导体工具链的基石。目前全球EDA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新思科技(Synopsys)、铿腾电子(Cadence)与西门子EDA三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高达约70%。
在半导体IP核(即可复用设计模块)领域,市场集中度同样很高。英国的ARM公司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它与在EDA领域同样强势的新思科技(Synopsys)和铿腾电子(Cadence)共同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
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主要分为晶圆制造设备以及封装与测试设备。SEMI数据显示,2023年,晶圆制造设备销售额约占行业总体的90%。其中,薄膜沉积、光刻与刻蚀设备并称为三大核心工艺装备,合计市场份额超过60%。
目前,我国在高端光刻机、量测设备等领域仍高度依赖进口。光刻机作为制造流程中的核心装备,其作用是将电路图形投影至硅片,以完成微细结构的制作。正因为此,光刻也是整个芯片制造中技术最难、成本最高、耗时最长的环节。
在该领域,荷兰阿斯麦(ASML)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不仅占据全球八成市场份额,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设计和制造EUV(极紫外)光刻机的企业。
半导体产业链中游
芯片主要分为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三大类。
逻辑芯片是遵循预设逻辑对数字信号(0和1)进行处理的芯片,如同设备的“数字大脑”,常见的CPU、GPU均属此范畴。
该领域由美国企业主导,全球前四大厂商——英伟达、高通、博通和英特尔均来自美国。其中,英伟达作为行业寡头,占据芯片设计市场近半份额,是GPU领域的绝对领导者;高通主导手机SoC市场,其骁龙系列广泛应用于高端机型;博通专注于通信与网络芯片;英特尔则长期位居CPU龙头。
在国内,也已涌现出如寒武纪(常被对标英伟达)和华为海思(在外部压力下持续发展)等为公众所熟知的逻辑芯片设计公司。
存储芯片主要用于存储数据与程序,主要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常对应手机运存)和NAND Flash(闪存,常对应手机内存)两类。
该领域由韩国企业主导,三星与SK海力士位居全球前两位,合计占据过半市场份额;美国美光科技位列第三。在国内市场中,兆易创新作为行业龙头,已成功进入全球前十行列。
模拟芯片是处理连续模拟信号(如声音、温度、电压)的集成电路,扮演着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桥梁角色,主要分为信号链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
该领域同样由美国企业引领,德州仪器(TI)、亚德诺半导体(ADI)和思佳讯(Skyworks)稳居全球前三。国内领先企业圣邦股份也已进入全球前十行列。
在经营模式上,芯片设计公司主要分为Fabless(无晶圆厂)与IDM(整合设备制造商)两类。Fabless模式仅专注于设计环节,将制造外包,代表企业有英伟达、超威(AMD);而IDM模式则覆盖从设计到制造的全链条,如三星、英特尔。
半导体制造
提起半导体制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台积电。的确,台积电是该领域的绝对龙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承接前文,采用Fabless模式的芯片设计公司,其制造环节便交由台积电这类专业代工厂(Foundry)完成。芯片制造属于高端精密制造,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极高,其中,“制程”越小,技术难度也越大。
芯片制程是衡量制造精度的关键指标,通常以纳米(nm)为单位,代表晶体管栅极的最小线宽。该数值越小,意味着芯片上可容纳的电子元件尺寸越小、集成密度越高。例如,在7nm制程下,每平方毫米芯片可集成数十亿个晶体管。
目前,台积电和三星等国际领先企业已实现3nm制程的量产,并正积极研发2nm技术。相比之下,中国大陆最先进的中芯国际目前量产的制程为14nm,在技术追赶道路上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半导体封装和测试
制造完成的芯片需经过封装与测试环节,前者为芯片提供物理保护并与外部电路连接,后者则用于验证其功能与性能。封测是半导体产业链中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
全球封测市场的前三强企业依次为:台湾的日月光(ASE)、美国的安靠(Amkor)以及中国大陆的长电科技。中国在该领域已展现出较强的全球竞争力,封测环节的国产化率已达到约60%。
半导体产业链下游
芯片的下游应用覆盖广泛,既包括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工业与医疗等基础领域,也深度赋能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新兴业态。
在日常生活中,芯片已无处不在。从智能手机、电视、电脑,到汽车、智能手表与眼镜,各类电子设备均依赖于多颗芯片的协同工作。
赋能环节:半导体智慧物流
半导体智慧物流虽然不属于核心产业链流程,但对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和品质至关重要。半导体智慧物流能实现厂区内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物料搬运、存储和信息管理。保障高价值、高精度的晶圆和芯片在超净环境中安全传输。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为误差和污染。通过数据追溯,实现全流程精益管理。是帮助半导体企业打造灯塔工厂、实现工业4.0的关键支撑之一。
艾斯达克始终秉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智能装备、精密科技驱动,工业软件打通数据流,数据+AI算法赋能电子及半导体行业智慧仓储,专注产品品质,用心服务的初心。艾斯达克帮助企业解决智能仓储领域的科学化、标准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智慧仓储设备定制化服务。
未来艾斯达克将继续发挥技术人才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艾斯达克将助力更多企业入围灯塔工厂,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