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您了解半导体行业图谱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1/10 8:25:45 人气:264

如何区分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首先,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半导体可以说是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基础,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具体来看:


半导体是一种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导电性能。在较高温度下,半导体的导电性能较好;而在较低温度下,则表现出较差的导电性能,甚至接近绝缘体。这类材料通常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阻率。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IC)是一种将多个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电阻等)集成在一个小型半导体芯片上的技术。这些元件通过微细的线路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电路结构,能够执行各种计算、控制和信号处理等功能。集成电路使得电子设备变得更小巧、更高效。


芯片是集成电路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在半导体基片上按照特定的设计布局和连接方式制造出来的。芯片内部集成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并通过精细的工艺制作成一个紧凑的整体。这种高度集成的方式使得芯片成为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的分类标准,集成电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模拟集成电路(Analog IC):用于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例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微型计算机(Micro IC):包括微处理器(CPU)、微控制器(MCU)等,用于执行数字运算和控制任务。


逻辑集成电路(Logic IC):用于实现数字逻辑功能,如门电路、触发器等。


存储器集成电路(Memory IC):用于存储数据,包括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Flash(闪存)等。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等级划分,芯片通常可以划分为消费级、工业级、汽车级、军工级和航天级等;或按照设计理念来看,还可以分为通用芯片(CPU、GPU等)、专用芯片(AISC);或按照工艺制程来划分,则会出现大家经常听说的28nm、14nm、7nm、5nm;又或者说按照半导体材料来划分,则可以分为硅(Si)、锗(Ge)、砷化镓(GaAs)、氮化镓(GaN)等。



半导体行业的意义?


信息时代的“一粒沙子”


半导体(semiconductor)的主要原料实际上是沙子中的二氧化硅(SiO₂),也就是常说的石英砂。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过程,石英砂可以被转化为高纯度的硅,这是制造半导体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


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芯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相当于设备的“大脑”。这些芯片集成了大量的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功能。无论是智能手机、电脑还是其他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半导体芯片的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说,半导体产业确实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在信息时代,半导体芯片成为了众多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构建模块。就像沙滩上的每一粒沙子看似普通,但在现代科技中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先进制造世界的“技术大山”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分工明确的行业。整个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装和测试,直至最终将芯片集成到各种电子终端产品中。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和环节非常复杂,涵盖的行业也非常广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行业可以说是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高地”。它不仅需要高度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还反映了国家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因此,半导体行业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制造能力。


半导体产业链

半导体上游原材料供应链


半导体上游原材料供应链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两大类。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主要用于晶圆制造和芯片封装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硅晶圆:硅晶圆是半导体制造中最基本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主要供应商有日本的信越化学(Shin-Etsu Chemical)、胜高(SUMCO),德国的世创电子(Siltronic AG)等。


光刻胶:光刻胶是光刻工艺中的关键材料,用于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晶圆上。主要供应商包括日本的JSR Corporation、东京应化工业(TOK)等。


光罩(掩膜版):光罩用于存储电路图案,确保光刻过程的精确性。主要供应商有日本的Hoya Corporation、DNP(大日本印刷)等。


化学品:用于清洗、蚀刻、掺杂等工艺。主要供应商有美国的Air Products & Chemicals、日本的Stella Chemifa Corporation等。


靶材:用于薄膜沉积工艺。主要供应商有日本的日立金属(Hitachi Metals)等。


气体:用于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工艺。主要供应商有美国的Linde、日本的大阳日酸(Taiyo Nippon Sanso)等。


封装材料:用于芯片封装,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主要供应商有日本的住友电木(Sumitomo Bakelite)等。


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工具,主要包括:


氧化炉:用于半导体表面的氧化处理。


涂胶显影设备:用于光刻胶的涂布和显影。


光刻机:用于将电路图案转移到硅晶圆上。主要供应商有荷兰的ASML等。


刻蚀机:用于去除不需要的材料层。主要供应商有美国的Lam Research、日本的TEL(东京电子)等。


离子注入机:用于掺杂工艺。主要供应商有美国的Axcelis Technologies、日本的日立国际电气(Hitachi Kokusai Electric)等。


这些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了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半导体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半导体设备被视为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总结来说,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两大支柱,它们共同支撑着从晶圆制造到芯片封装的整个流程。



半导体中游制造产业链


半导体中游制造产业链主要包括集成电路(IC)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核心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IC设计:


IC设计公司根据下游电子系统厂商的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芯片。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架构、设计电路图,并使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进行仿真和验证。


晶圆制造:


设计完成后,设计图纸会被发送给晶圆代工厂。晶圆代工厂使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氧化、溅镀、光刻、刻蚀、离子注入等,将设计好的电路图转移到硅晶圆上,形成集成电路。


封装测试:


制造完成的晶圆被送到封装测试厂。封装测试厂会对晶圆上的每个芯片进行切割、封装(将芯片安装在封装体内,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测试(验证芯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经过封装测试后,合格的芯片被封装成最终的集成电路产品,准备销售给下游的系统厂商。


主要产品类型


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分立器件:分立器件是指那些没有被封装进集成电路的独立元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等,它们各自执行特定的电子功能。例如,二极管用于整流,三极管用于放大信号,电阻器用于调节电压,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


光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也称为光敏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常见的光电子器件包括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池等。这些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电传感等领域。


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够感知被测量的信息并将信息转换成可用的电信号。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半导体下游应用产业链


半导体下游应用产业链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传统行业和新兴技术。具体来说:


传统应用领域


通信:包括手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依赖于高性能的半导体器件来实现数据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包括个人电脑、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计算机需要大量的高性能处理器、存储器和其他关键半导体组件。


消费电子:包括电视、音响、游戏机等。这些设备需要多种半导体器件来支持其功能和性能。


汽车电子:包括车载娱乐系统、安全系统、动力控制系统等。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半导体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业控制:包括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半导体器件在工业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医疗设备:包括诊断仪器、治疗设备等。半导体器件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提高了设备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新兴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和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这对半导体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计算:包括数据中心、云服务等。云计算需要大量高性能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这些设备依赖于先进的半导体技术。


智能汽车:包括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汽车需要高度集成的传感器、处理器和通信模块,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半导体器件。


智能家居:包括智能音箱、智能家电等。智能家居设备需要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半导体器件来实现智能化功能。


物联网:包括传感器网络、智能设备等。物联网设备需要小型化、低功耗的半导体器件来实现互联互通。

部分图文来源于 - 《一地基毛》